巴菲特和比尔.盖茨的宏大全球劝捐计划刚出国门,就遇到了钉子。
一场想象中盛大的慈善夜宴变成了亲切友好的茶话会。
实质是鸡同鸭讲——老巴比在喋喋不休地讲述高尚的慈善文化,而中国富豪则在集体抱怨慈善制度的缺失。
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萌发的良好愿景被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难题,以有理有据的化骨绵掌,轻柔地击退。
这算“中国可以说不”的富豪版。
老巴比开完与中国企业家的恳谈会,以其过人的智慧,一定明白夜宴的请帖发错人了——该来的也许是管理中国慈善事业的官员,和每年仅仅向国家上缴些许红利的垄断国企掌门人。但邀请的难度一定大于中国富豪——他们不仅低调,而且都很忙,更可怕的是,说错话要担责任——没有人愿意冒这个风险。
也许唯一的亮点是裸捐的陈光标和冯军——至少他们没有停留在清谈信仰和理念——说高调空话向来是国人的强项,巴比未必是对手。他们拿出了实际行动——尽管只是兑现难度巨大的承诺。很为国争光。陈光标承诺裸捐的时候只有50亿人民币,而比尔.盖茨到达这一境界的时候,已拥有了580亿美金——他拥有50亿人民币的时候被很多人指责为无比贪婪的商人。
但要得出陈光标一定比比尔.盖茨高尚的结论,显然有失偏颇。我倒心疼那些正处于成长期就以慈善为己任的中国企业家。按照已故管理学大师德鲁克先生的说法,企业面前有两种社会责任——一曰做好公司,一曰做好事。似乎在现阶段,壮大实力、足额缴税、吸纳就业、善待员工更显迫切。
尽管我不怀疑裸捐者会以一种极端的方式对诸多为富不仁者完成一次深刻的唤醒,并赢得公众热烈的掌声——但陈光标成为全球首富再裸捐该多好!
比尔·盖茨对中国富豪表示了理解:虽然从事慈善事业不分年龄,但企业家在年轻时并不用急于开始进入慈善领域。大多数企业家在年轻时创建了公司之后,会把几乎所有的时间和财力都集中在公司业务上,在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以后,可以更好地从事慈善事业。
这叫成熟和理性——前提是获得健全法治和普世价值观滋养才会拥有这样的见识,而这却是快速崛起的中国的短板——越富有,越缺失。
目前真正该承担社会责任的最主要角色当是政府——从一次分配到二次分配的制度完善,弥合日益加大的贫富差距和心理鸿沟。尽管有提速迹象,但尚显严重不足。
我不否认陈光标等以社会为己任的先富者直接从三次分配入手,其善举可贵,精神可嘉。但绝不可成为当前民营企业的常态——现阶段都裸捐,显然本末倒置。
因此,真正该来中国布道的不是高扬慈善旗帜的“巴比”,而是能启迪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产业报国的乔布斯。
这个可怕的创新狂人是全球制造业的偶像。目前,为了买到一部脱销的正版iPhone 4,北京的苹果迷们在三里屯店发起了抗议浪潮。而在今年五月,苹果的市值就已超越了微软。
在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外贸环境恶化的今天,没有利润的公司是令人绝望的——没有人可以想象一个国家的经济崛起是建立在投资基建和房地产基础上的。但中国实体经济的困境是创新乏力的利润危机。
还是以苹果的产品为例,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帕斯卡尔·拉米在2010年6月下旬接受法国《世界报》专访时说:“以iPod为例,它是在中国制造的,但它的成本是由5%的中国薪水、15%的美国专利费和40%的日本附加值构成的。”但我们不少人以山寨为荣,以长期充当跨国公司打工仔为荣。全球公司投入创新的资金一般都在3%以上,而中国公司不足1%。韩国三星为了完成核心技术的突破,甚至在公司设置了首席设计师。
现阶段,比炮制全球首善更重要的是,中国实业界出现一个具有巨大产品力和市场魔力的苹果。
你可以说乔布斯本人是独一无二的,但完成苹果伟业的却是一个庞大的团队,背后是立足全球市场激励创新的制度和文化。当然还有这样的信仰:做每一件事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改变世界。
中国制造的下一步不是占领世界,而是征服世界。
我们需要认真倾听乔布斯——而不是已经被他打败的比尔.盖茨。
没有经济实力支撑的企业慈善是无源之水,而没有完善法治支撑的崇高是无本之木。
作者;石述思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