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导游阿珍事件只是九牛一毛
香港导游阿珍一骂成名。好在事情出在香港,还兴师动众当着几十家媒体道歉诉苦,还有那个乒乓球老教练因被纠缠购物猝死,香港旅游部门处理迅捷。如果放在国内,恐怕带取证就要一年半载。
阿珍事件只是个例,与中国大大小小旅行社的事件相比实在算不了什么。
研究阿珍的个案当然很有必要,回顾一下旅行社在大陆的前世今生也不能缺少,我把自己的观感也写出来和网友一起探讨。
一、应该承认旅行社省去了旅游者的诸多不便
凡是在改革开放初期参加过旅游的游客都知道,那时旅游要花很大代价。首先出行买火车票乃至机票是非常让人烦心的事情,那时基本没有人坐得起飞机(即使想坐飞机也要提前几个礼拜预订,有一阵甚至要县团级以上的官员才能坐),“铁老大”的垄断地位造成一票难求,走的时候如果有路子买到卧铺票,回来的时候连座票都难以保证。到了旅游地点,坐公交车和长途车人生地不熟,花钱多不说,提着行李找旅馆还要受罪。到了景点也是两眼一抹黑,根本不知道路线怎么走。
旅游在当时真是让人爱又让人怕的事情。
于是,一个早已在国外出现多年的旅行社出现了。新时期旅游者很难离开旅行社,因为旅行社给人们带来太多的方便。
1845年成立的托马斯·库克公司是世界第一家旅行社。旅行社是应旅游活动的需要发展起来的,这一年托马斯·库克开创了旅行社业务,由驿站马车业发展起来的当今世界最大的旅游企业——美国运通公司正式成立。这些企业一产生就受到欢迎,旅行社虽然以盈利为目的,但认真为旅游者提供代办交通服务,联系餐饮住宿和娱乐服务,提供导游和代办其他旅行手续,为旅游企业进行旅游产品营销等等。中国在民国时期曾在上海最早成立过旅行社,北京也在稍后成立,北京市政管理早在30年代就有扩大旅行社和导游业的构想。但建国后旅行社就不对民间,只是有面对国外游客的旅行社,数量极少规模也很小。
我国2001年修订的《旅行社管理条例》,对旅行社进行法律上的定义:旅行社是“有营利目的,从事旅游业务的企业”,“所称旅游业务,是指为旅游者代办出境、入境和签证手续、招徕、接待旅游者,为旅游者安排食宿等有偿服务的经营活动。”其实在条例出现前的十几年,旅行社已经快速发展了。
旅行社方便了旅游者,促进了旅游业,在北京的游客大多数选择了旅行社出游。旅行社从采购、设计、组合旅游产品,将各种旅游企业的服务组织成一条旅游线路,还为旅游者提供旅游信息、咨询、导游、交通等综合性服务,让广大游客不再为车票、住宿、交通而苦恼,旅行社丰富了旅游产品的内涵,增加了旅游产品的价值,增强了旅游产品的吸引力,满足了旅游才的多种需要,促进了整个旅游业的发展。
二、旅行社、导游的双刃剑
旅行社出现让游客感到方便,游客跟旅行社游海南才2000元,到新马泰才3000多元(这样的价格当然要多次参与购物),实际上也就是一个机票钱,之所以价格低是旅行社运作打着折,而这种价格旅行社依然有利润。但与中国商场的很多经理一样,马上经历了鱼龙混杂、言而无信、恶性竞争等现象。旅行社时时与承诺不符、导游不负责任却频繁带队购物吃回扣都是投诉的热点。
导游也是新时期旅游的一个新型职业。旅游业缺不了导游,导游也是一个庞大的就业团体。但是导游行业也是逐渐完善并规范的,尤其初期更是良莠不齐。2009年2月,台湾作家侯文咏在新浪博客上回忆起18年前他到大陆旅游与到有的一段交往,他这篇小文的题目就是《我曾经有过一次受骗的经验》,文中这样回忆:
那是1991年4月,大陆旅游才开放没多久,我到北京观光。我记得很清楚,我用外汇券在友谊商店买了一瓶特产酒(什么牌子不记得了,不便宜就是)。回到饭店时,不可思议地发现包装被拆过、不但如此,瓶子里的酒也少了一半。
当地旅行团的地陪接过酒,研究了半天,摇着头说:“一定是店里的伙计自己喝掉的。他算准了你是外地的观光客不会再回去,欺生。”
“现在该怎么办?”我们的确行程紧凑,不可能再回去。
他抓了抓头,问我:“你这是自己喝,还是要拿回台湾送人的?”地陪抓了抓頭。
“要送朋友的。”我说。
“那好办,”他忽然眼睛灵光闪现,“我有办法。”
“什么办法?”
“反正这种酒台湾也没人喝过,”他热心而善意地说:“我帮你拿去掺水,不就得了。”
我瞪大眼睛看着他,好久说不出一句话来。
老实说,我有点被吓到了——而且还是被后面那个善意吓到的成分居多。
这段往事至少说明导游队伍在刚刚兴建起来的时候是参差不齐的,而且在北京著名的商店发生这种事情在今天简直不可想象。导游是否与商店联手做这样的事情,台湾作家没有分析,但能心安理得地出这样的主意,也印证当年导游的胆子比今天大得多。
(待续)
作者;金汕博客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