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标签为“互联网 创业”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显示标签为“互联网 创业”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2011年4月5日星期二

UNITY 2D GETS A WORKSPACE SWITCHER TOO


统一二维获取工作区切换器太


Unity 2D workspace switcher

默认的 统一(“团结三维”) 有一个冷静的工作区切换器,不是)提供统一的二维(QT间直到昨晚的更新。 看看下面的视频中看到它的行动:



工作区切换器的Unity2D作品有点不同,在Unity3D然后(你可以看到在视频),并进一步更多,我是不是能够从一个工作区窗口从工作区到另一个概述,所以我不得不右击该窗口标题栏并选择“移动到工作区...” 移动窗口到不同的工作区。 这些虽然可能会很快改变。

如果你正在运行的统一二维,工作区切换器将不会工作,如果你使用Compiz的所以得到它的工作,运行:“的metacity - 代替”。


如果你想安装或11.04 10.10 Ubuntu的统一二维,看看这个帖子: 如何从一个安装在Ubuntu的PPA团结)二维(Qt的 。 哦,如果你想达到没有统一的类似的东西,你可以很容易地用它做 Compiz的插件和xautomation博览会 。

2010年12月27日星期一

The spark of innovation needed more freedom 2010-12-24 "Economic Observer "

应《经济观察报》“2010年终特稿”之约,写给读者的一封信,原文刊发于2010年12月24日http://www.eeo.com.cn/zt/2010nzrw/shangye/2010/12/24/189812.shtml

张亚勤:创新的火花需要更多自由

亲爱的读者:
   
很高兴能通过这封信,与你分享我及微软公司同仁对未来、对创新、对中国的看法。21世纪的前十年即将被永久收藏于历史的浩繁卷帙中,我们很快便会跨越下一个十年的起跑线——诚如《经济观察报》的朋友们所言,在当下这个时点上,中国恰恰处于一个“转型的关键时期”,以全球第二的经济体量,拥有巨大的市场、丰富的人才、澎湃的潜力与美好的前景,然而与机遇相伴,挑战亦横亘于前方。从追求经济发展规模到强调经济发展质量,从以劳力、成本为优势的“中国制造”到以智力、创意为竞争力的“中国智造”——梦想触手可及,同志仍需努力。未来会怎样?
还是先从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份报告、两本书说起吧。以《美国科技优势渐渐减弱或会被中国超过》为题的报告展示了中国的潜力和美国的危机感——由美国工程院智库提交的这份报告指出,中国当前在科技研发方面的投入越来越多,并在大飞机、超算、高铁、水利工程、太空探索等尖端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而且美国的数学、物理、计算机工程人才越来越稀缺,反而中国、印度有后来居上之势。读这份报告时,刚开始我很高兴,中国多年来的创新努力终于得到了世界的认可——但转念一想,即便在报告列举的那些领域,中国目前的科技实力仍与美国有着相当大的差距。所以这份报告更多地展现出美国人特有的一种危机感,就像在30年前,他们曾担心被苏联超越;15年前,他们曾担心被日本超越一样。但事实是迄今为止俄国和日本皆未能超越美国——未来的中国可以吗?也许要想成为全球另一个创新大国,我们还应当更谦逊、更务实、更努力。
《Facebook效应》(The Facebook Effect)是大卫·柯克帕特里克(David Kirkpatrick)撰写的一部创新企业发家史,讲述了Facebook这家公司如何与整个世界互联。对我来说,该书令人着迷之处不仅在于其描摹了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与比尔·盖茨惊人相似的个人经历,更重要的是,它让我深思,为什么每隔几年在美国便会诞生类似的创新领袖企业,从微软、苹果、谷歌到Facebook、Twitter,是何种环境与机制造就了这种创新基因及活力的传承——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也诞生了如联想、华为、百度,腾讯,阿里巴巴这样的创新企业,但从企业数量、创新成果的量级及其对世界的影响上看,中美两国之间仍旧不在一个层次上。因此,作为IT产业的从业者,我们身上承负着巨大的责任。

    由丹·希诺创作的《创新的国度》(Start-up Nation)则剖析了以色列如何凭借仅700万人口的小国成为全球最有活力的创新国家。三年前我曾访问以色列,尽管行色匆匆,但我却被其国民的智慧和坚毅深深打动。我想,以色列的创新实力源自国民意识深处的独立性与批判性,那里是一个没有等级、没有特权、没有繁冗礼节的世界,无论是大企业的工程师还是小公司创业者——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思想体和创新源,每个人都很享受挑战和争论的乐趣。这提示我们,创新的火花需要氧气和助燃材料才有可能燎原,中国的科技工作者应该拥有更大的勇气、更多的自主权和更广阔的空间,才有可能冲击并完成令世界瞩目的事业。

    小结一下上面三本书给我的启示:当今的中国已真正步入到一个“求智的年代”,国民经济向“智造”转型,人才需求向“智士”升级,维系社会的稳定和进步也需要执政者倾注更大的“智慧”——单从创新来说,中国完全有机会也有实力成为影响世界的又一个创新大国,但前提是我们必须明确创新的目标、优化创新的心态;同时,科技工作者固然对中国智造的未来背负重责,政府和全社会也有必要不断改善创新的环境,构建有利于人才腾挪起舞甚至一飞冲天的空间——接下来,我想谈谈我对全球IT产业未来创新与竞争趋势的判断。毕竟,在开始跋涉之前,找到方向是最重要的。

    过去十年来,计算、存储、带宽、能耗成为影响IT科技进步的四个最重要的参数。摩尔定律令人称奇地持续指引着前三大参数提升的轨迹,并且在今后的十年里,该定律仍将继续有效;与此同时,技术的进步令数据中心、服务器、PC、手机等多元设备的单位能耗(PUE, Power usage effectiveness)不断下降。在这一趋势下,全球IT产业未来的竞争将集中展现于“云”和“端”之间的三个领域——我习惯于将之概括为“三大战役”。

    一是云计算平台。关于这方面的技术和产业趋势我已讲过很多。眼下包括微软Amazon、IBM、谷歌在内的IT业领先企业都在积极致力于强化其在云平台领域的竞争优势。我想十年内,或许这一领域的竞争格局将逐渐趋向于明晰和稳定——由于建设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长时间的资源部署和持续的更新维护,只有兼具技术与资金优势的大企业才有能力搭建类似的数据中心,这就注定了未来有实力把握云计算产业话语权和主导权的企业不会太多。

     二是移动终端平台。这一领域的战役是越来越激烈了。大致的发展趋势是,用户希望能随时随地、以各类终端(PC、手机、上网本、平板电脑等等)高速接入互联网,获取“云”中丰富的信息与应用,而企业的责任则是为用户提供更简单、可靠、跨平台、个性化的体验。尽管当下围绕移动终端平台的竞争日趋激烈,但最终鹿死谁手尚难预料。
三是PC和移动终端平台之间的较量。PC仿佛变得越来越小,当前主流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运算能力已相当于几年前的高端PC。同时,PC对各类移动互联网终端的支持也越来越好。尽管端的多元化、智能化趋势不可逆转,但PC也不会很快消亡,毕竟自1981年诞生以来,人们对PC这种性能强大的机器的依赖已是根深蒂固,而且对于创建复杂内容与应用而言,现有设备还远不足以完全替代PC。

今后的十年内,谁在上述三大平台领域建立了竞争优势,谁也就掌握了IT产业的话语权和控制权。
求智年代,创新云端——无论如何,今后的十年对于希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中国而言至关重要。我由衷的希望,继续腾飞的中国经济和科技能够在不断为国人创造福祉的同时,对整个世界产生更为有益的影响;我由衷的希望,“中国智造”的明天更美好。

2010年12月19日星期日

Google Ventures 投资 iOS 音乐应用制作商 Miso Media

Google参与到了Miso Media公司的创业投资中,尽管它们的iPhone和iPad应用还没有在App Store里上架,但已经吸引来了600万美元的投资,投资人包括Google Ventures、Square COO Keith Rabois和电影制作人Laura Ziskin等人。
Miso Media正在制作类似Guitar Hero的应用,使用跟真吉他完全一样的外观和操作方式,这样可以吸引来大批真正的音乐人,而且对爱好者学习吉他有所帮助。它们公司也获得了来自Martin和Fender等吉他公司的资助。
他们的应用会教用户如何学习吉他、贝司、班卓琴、曼陀林和夏威夷ukelele琴。用户可以学习到和弦和品的相关知识,他们也可以演奏自己的曲目。Miso的应用具备音符识别技术,可以听到正确的音符并实时给演奏者反馈。
他们的应用预计售价2.99美元,用户还可以在应用里购买音乐和乐器。
Via Mashable and TechCrunch
本站文章除注明转载外,均为本站原创编译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谷奥——探寻谷歌的奥秘 [http://www.guao.hk]
本文标题:Google Ventures 投资 iOS 音乐应用制作商 Miso Media
本文地址:http://www.guao.hk/posts/google-ventures-gives-600k-to-ios-app-maker-miso-media.html
本文短网址:http://guao.cc/gCi

2010年12月8日星期三

【End】 Chrome feature live conference site【直播结束】Chrome 专题发布会现场)

以下为Engadget直播的Chrome专场发布会。发布会的youtube直播地址是http://www.youtube.com/googlechrome 有条件的可以观看。
四色Chrome主题的舞台,已经预示着今天的二位主角:Chrome Web StoreChrome OS
舞台上放着一个神秘的大箱子,是云打印机
产品管理VP Sundar Pichai上台。
Chrome OS的历史其实可以追溯到2008年的AJAX/Web 2.0革命时期。在今年的Google I/O,当时全球已经有7000万活跃用户,现在这个数字已经达到了1亿2000万,增长迅猛!
产品管理经理Brian Rakowski上台,谈到我们都需要越来越快的速度,比如瞬时搜索的Google Instant。它在Chrome浏览器里打开Google搜索,输入Spaghetti Tacos,不等回车,就出现了Spaghetti Tacos的搜索结果。
现在呢?Chrome浏览器的Omnibar(地址栏)直接就集成了瞬时搜索,你甚至都不必去Google.com,直接在浏览器里输入e,Chrome立刻打开了ESPN网站。
开始演示Chrome里内置的PDF阅读器,瞬间打开PDF文件。
硬件加速也是一个不错的新功能,开始演示一个海底水族馆的网页,里面游来游去都是鱼,使用了WebGL技术。
继续演示ninepointfiveorg.appspot.com。这是一个旋转的地球,可直观的观看各地的地震情况。
Google Body Browser:这个演示是一个3D的女性身体,可更换其皮肤,转来转去,输入身体的任何部位名字进行搜索即可看到相应的介绍,是一个不错的医学教学网页。
Sundar回来了,开始喷Javascript的V8引擎。他说对比IE,我们已经比他们快了16倍。我们每一次新的Chrome版本都会提升Javascript的运行效率。
今天,宣布一个V8引擎的改进,称为Crankshaft,它可以让你比以前再快出2倍去。如果对比2年前的IE,Chrome已经快出100多倍了,想象一下2年前你需要1分钟做的事情,现在只需要1秒钟就搞定了。
再来说说简洁性。Chrome目前主界面里只有7个可点击的元素。
而Chrome的自动更新机制可以在后台默默为用户更新,保证你使用最新版的Chrome,安全性得到最大的保证,而用户完全不必去关心这些事。
Chrome的沙盒机制保证了每个标签页都在自己的沙盒里,即便出问题也不会影响到其它标签页。现在连插件都塞进了沙盒,包括Adobe Flash在内。
开始Chrome Web Store的Show time!Google的目标是帮助用户找到出色的应用。人们希望得到付费的应用,但他们不相信小型和独立的开发者,所以要用Chrome Web Store来解决这个问题。
其界面就是这样了,左边是你熟悉的分类,右边则是一些推荐和排行榜。
NPR的网页应用npr.org/webapp可以让你全屏阅读新闻,然后保持音频一直在后台播放。如果你在用Chrome 8的话,现在就可以去试试啦。
Chrome Web Store跟你的Google帐户整合,使用Google Checkout付费。
开始演示一个简单的2D找不同游戏。
请来纽时报Digital Operations的CTO Marc Frons上台,看来是要发布纽约时报的Chrome网页应用了啊?
遇到WiFi连接问题了,囧……
EA Games的人上台了,演示一个叫做Poppit的游戏。
Chrome 9发布的时候,将捆绑这个Poppit游戏,所以你不必下载就可以直接玩了哈。
Amazon的VP Eva Manolis 和 David Limp上台,啊哈必定是带来Amazon的买书和阅读网页 应用喽。
Amazon继续推行自己的“一次购买,四处阅读”的理念,Kindle for the Web这个网页应用有着类似Cover Flow风格的界面,而不是那种传统的数字书架,阅读起来赏心悦目。
Chrome Web Store已经开门了,进来逛逛吧。不过现在只向美国开放,在明年1季度之后才会向全球逐渐开放。
好了,Chrome Web Store告一段落,开始Chrome OS的桥段!不过Chrome OS的理念跟Chrome一样:除了网页,还是网页。
Sundar说现在演示的Chrome OS运行在一种“参考硬件”上,不过Google还不打算让大家看到这个上网本的外貌。第一次使用Chrome OS,只需要4步设置,1分钟就能搞定。
因为Google想迅速把你带到网络上,然后你还可以瞬时恢复到之前的工作状态,投影仪都有点跟不上它的速度了:
他们搞了一个装着Chrome浏览器的PC,又搞了一个运行着Chrome OS的上网本,并排放在一起,谁能一眼看出谁是谁?
两台电脑可以瞬间同步书签,Chrome OS也有匿名模式,防止跟你共用一台电脑的人看到你的进程。右上角有一个禁用网络连接的按钮,可以让Google Docs进程变成离线模式,这样你就不必担心失去网络丢失文档了。这个功能也会在Google Docs提供。
但这并不是说Chrome OS就不是一个基于云端的设备。Google做了大量工作以保证用户可以在Chrome OS上网本上保持联网,比如点击一个按钮即可切换为移动运营商网络模式,切换WiFi到3G来使用。
开始演示Cloud Print,让我们来打印一个spaghetti taco的发票看看中奖了没?
重点来喽!Google与Verizon合作为每个Chrome OS上网本推出无缝连接服务,每个月有100MB的流量,签约2年。也有预付费的计划,最便宜的从9.99美元起。
说完联网特性,再说安全性。跟Chrome浏览器一样,Chrome OS可自动升级,也有沙盒机制,当然每台电脑里的数据都是加密的。还有一个叫做Verified Boot功能,每次开机会自动检测操作系统是否有改动,如果有的话会自动回溯到更早的版本。
Chrome OS没任何限制,你不必像Android那样root哦!
Citrix Systems的SVP Gordon Payne上台,称赞Chrome OS让人激动。
他在Chrome窗口里展示Citrix Receiver,运行着一个Excel表格,这个表格实际是跑在一台数据服务器上的。
又开始演示一个CAD软件Solidworks eDrawings x64 Edition,从Excel标签页切换过去,速度飞快,3D的CAD标签页和和Excel表格标签页来回来去切换,一眨眼的事都是。
Sundar回来了,他说他已经用了半年Chrome OS笔记本了,随着时间的推移用起来越来越爽。不过目前还是在beta阶段,所以还有很大的提升可能,计划中还有好多新功能。Acer和三星是首批硬件发售合作商,计划在2011年中期推出,啊就是说今天还完全看不到Chrome OS上网本的影子。
不过Sundar还是展示了一个叫做Chrome OS Pilot的项目,这个笔记本的存在完全是为了测试Chrome OS系统,它有着12英寸的屏幕,全键盘,3G,很大的触摸板,820.11n双频WiFi,8小时电池时间,8天待机,对了还有一个前置摄像头。
它没有任何机械旋转部件,恩对,它完全使用SSD硬盘,已经是“越狱”的了哈。其开发代号叫做CR-48。一些公司已经开始使用CR-48了,比如American Airlines就用它来做飞机预定系统,有些酒店也会用它。Google CR-48 上网本可以在这里申请,大家试试看运气吧。
Google CEO Eric Schmidt出来了,感谢过整个团队后开始发表演说。他说Google是少数几家可以做真正的计算机科学的公司之一。
Schmidt谈到他在SUN时候的经历,为什么那时候很艰难?因为客户太少。为什么后来失败了,为什么现在又要开始相信我们呢?因为当时错误的理解了问题的复杂性。摩尔定律说磁盘会越来越快,网络会越来越好,也就是说技术超过了想法,现在软件技术需要追赶技术,所以Google找到了重点:Chrome浏览器。Chrome最终打破了速度和安全性固有的框架,他最开始曾反对Larry和Sergey提出的浏览器设想。但现在的Chrome已经是一个具备延展性、科技性、是速度飞快并允许你在其上面打造新构架的产品。
本站文章除注明转载外,均为本站原创编译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谷奥——探寻谷歌的奥秘 [http://www.guao.hk]
本文标题:【直播结束】Chrome 专题发布会现场
本文地址:http://www.guao.hk/posts/chrome-event-2010-live-blog.html
本文短网址:http://guao.cc/IDo